夏天来了,随着雨水落地,又到了云南的菌子时节。在那郁郁葱葱的山林里,各类野生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,这不仅是大自然带给当地群众的一份惊喜,也是菌农等待四季轮回丰收的希望。捡菌,更多的是一种体验,不管捡没捡到,丝毫不会影响云南人找菌的热情和欢乐。
野生食用菌,是指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、在自然界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食用菌。禄丰市生态屏障良好,森林覆盖率达64.75%,五台山、雕翎山、樟木箐自然保护区峰峦叠翠,景色怡人,地处菌类资源丰富的地区,野生菌的种类繁多,诱人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让人难以抵挡。
下面一起来看看几种常见的野生菌吧
↓↓↓
鸡枞菌,是云南著名野生菌品种之一,其肉肥硕壮实,质细、丝白类似鸡肉,故名鸡枞。鸡枞与白蚁共生,白蚁筑巢时无意间培育了鸡枞菌,于是鸡枞顺理成章地是长在白蚁蚁巢之上。鸡枞菌冠出土时像蒜头,以后逐渐展开如伞状,菌柄实心,表面光滑,肉质细嫩易破碎。鸡枞的种类很多,有黑皮鸡枞、青皮鸡枞、白皮鸡枞、草皮鸡枞等。其中以黑皮鸡枞的品质为佳。鸡枞吃法很多,鸡枞经过晾晒、盐渍或用植物油煎制而成为干鸡枞、腌鸡枞或油鸡枞,可以贮存较长时间。
青头菌,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、阔叶林或混交林地,每年夏秋季为生长期,雨后产量多。均以成对形式出现,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,在不超过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,子实体中等至稍大。菌盖初球形,本身具有与青草一般的保护色,不容易发现。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,中部常稍下凹,不粘,直径可达15厘米,菌盖表面铜绿色或灰橄榄黄绿色至灰绿色,具锈褐色斑点,表皮常斑状龟裂,老熟时边缘具条纹,表皮不易剥离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,较密,等长,近直生或离生,具横脉。菌柄长中实或内部松软,其价格便宜且味道香甜,是云南人最喜爱的一种食用菌,青头菌的做法,以做汤、炒菜最为合适。
牛肝菌,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,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,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,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。主要有白、黄、黑牛肝菌。白牛肝生长于云南松、高山松、麻栎(所以又叫麻栎香)、金皮栎、青风栎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,单生或群生。常与栎和松树的根形成菌根。产于6~10月,温暖地区稍出得早些,温凉、高寒地区出得晚一些。白牛肝菌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该菌菌体较大,菌盖扁半球形,光滑、不粘、淡裸色,肉肥厚,柄粗壮,食味香甜可口,营养丰富,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。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,除新鲜的作菜外,大部分切片干燥,加工成各种小包装,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,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。
干巴菌,在云南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,但却非常稀少,属于云南所独有的珍贵野生食用菌种。干巴菌又名干巴革菌、对花菌、马牙菌,味美可口、独具异香且营养丰富,与竹荪、冬虫夏草、鸡枞菌、松茸等同属于云南珍贵的野生食用菌。它的样子与我们传统认知的蘑菇样子不太一样,它具有革菌科的典型特征,毫不圆润还有点丑陋,看起来像木柴屑。子实体一年生,丛生,珊瑚状,分枝叶片扇形,新鲜时轻革质。夏秋季生于松林中地下,肉质干脆,具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,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-2800m的松林下,与云南松等松属植物形成菌根。吃起来就像腌牛肉干的味道,干巴菌烹饪方法多样,焖、炒、炸、烤、煲、蒸、炖、煸、爆、腌等“十八般武艺”皆可使用,荤素食法多样,是一种颇受大众喜爱的美味食用菌。因为长在松针林地里,干巴菌通常夹杂着松针,非常难以挑拣,是云南人趋之若鹜论克购买的珍奇品种,一斤上千元属于正常价位。家里如果能屯上一大瓶油炸干巴菌,实现非野生菌季节干巴菌自由,那都是令人羡慕的大户人家气派。
松茸,一般指松口蘑,是口蘑科,口蘑属真菌。子实体散生或群生。菌盖直径可达25厘米。扁半球形至近平展,污白色。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,表面干燥,菌肉白色,细嫩有特殊的清香气,肥厚。菌褶较密,弯生,不等长。菌柄较粗壮。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。内实,基部稍膨大。菌环生于菌柄上部,丝膜状,上面白色,下面与菌柄同色。担子棒状,孢子印白色,无色,光滑,是一款出口比较多的菌子。松茸生长于海拔1600-2600米的温带和寒温带松树与栎树混交林带的林地上,与松属、栎属的须根发生共生关系,松茸蘑菇圈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营养条件,产区的土壤主要为瘠薄、酸性的棕色林土或山地黑壤、黄壤土。同时,要求林地枯枝落叶较稀疏。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,此菌在日本被视为菇中之珍品,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。松茸有浓郁的特殊香味,菌肉白嫩细滑,肥厚细腻,质地细密,口感爽滑,烹饪应用较为广泛,传统做法是炭烤和煲鸡汤,近年较为流行松茸刺身、松茸蒸蛋等。
奶浆菌,也叫多汁乳菇、红奶浆菌、牛奶菌、米汤菌等。奶浆菌是担子菌纲、伞菌目、红菇科、红菇属中的一种野生食用菌。常见的有红、黄两种奶浆菌,弄断它身体的任何部位,都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。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松树林地上,系外生菌根菌,和共生植物互惠互利。子实体不大,菌盖幼时呈半球形,成熟后平展,中心具有浅的回陷,表面有线质感,呈橙红色、红褐或深棠梨色。菌裙密、直生,白色或乳黄色,受伤后变为褐色,菌肉含丰富的白色乳胶状汁液故俗称“奶浆菌”,菌柄呈光滑的圆柱形,和菌盖同色,质硬脆。奶浆菌遍布云南各地,是产量最大的乳菇菌类。奶浆菌可以生吃,生的奶浆菌味道甜甜的、脆脆的,汁水也很多。
策划:欧阳文军 张莹莹 叶承昊
文图:鲁群花
责任编辑:张居正